????新華社蘭州5月4日電 題:“Z世代”治村:媽媽的“小綿羊”如何變成“領頭羊”?
????新華社記者王銘禹、郎兵兵
????一年前,張玉艷心目中的村黨支部書記,還是小說中描繪的模樣:花白胡須高嗓門,煙袋不離手,大衣披肩頭……
????現在,26歲的她走馬上任,成了四鄉八里第一個“娃娃”黨支部書記。這可真是大姑娘上轎——頭一回。
????“昨天還是媽媽的‘小綿羊’,今天真的要拿起旱煙袋、披上羊皮襖了嗎?”張玉艷說,上任頭一天,她翻來覆去睡不著,想到好多“大問題”拿不準、沒把握,忍不住哭了。
????這些“大問題”包括:怎樣握緊“接力棒”,鞏固脫貧成果,接力鄉村振興?莽蒼蒼的一山林、田,該咋規劃?還有,一個女娃當“領頭羊”,說話會有人聽嗎?
????去年,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在村“兩委”換屆中,下決心破解村干部年齡老化、學歷低的問題,公開選聘一批35歲以下的青年干部擔任專職村黨支部書記。換屆后,全州1111名村黨支部書記中,大專及以上學歷達71.29%,平均年齡為35.5歲,比上一屆下降5.27歲。一批像張玉艷這樣的“Z世代”走馬上任,挑起推進鄉村振興的擔子。
????張玉艷到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康樂縣納溝村村委會上班(4月15日攝)。新華社記者 郎兵兵 攝
????八松鄉納溝村是一個有著上千人口的山村,屬于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康樂縣。上任不久,張玉艷萬沒想到,首先讓她下不來臺的,是一堆雞毛蒜皮的“小問題”。
????“一頭母牛從懷胎到下犢,一共要多少天?”一位縣領導來村里調研肉牛養殖,見她像解說員一般講得滔滔不絕,便出題考她。她瞪大眼睛,一時語塞。
????又有老百姓上門咨詢:“種香菇從哪里申請貼息貸款,菌棒咋使用?”她查資料、打電話,半天時間才搞清楚。
????最令她意外的是,兩口子吵架,也找她評理。她很不理解:“為什么村干部要管這么寬這么細?”
????張玉艷2017年大學畢業后一直在鄉鎮工作,但從來沒有直接“當家做主”。小小年紀擔任村黨支部書記,是巨大的考驗,也是很大的鍛煉。
????她的搭檔是現任村“兩委”班子中的唯一男性、現任村黨支部副書記的“老支書”王遠賓。王遠賓48歲,孩子和張玉艷差不多大。他鼓勵張玉艷:“你們連大學都能念完,當村干部也沒問題!”
????納溝村山清水秀,非常適合旅游。過去幾年,王遠賓帶領全村人修路、改水、建房,村容村貌為之大變,村民開辦19戶農家樂,全村也如期脫貧。
????“我能力不行,干工作很吃力,必須退下來?!蓖踹h賓說,現在要搞鄉村振興了,他用個電腦都很艱難,只能當好搭檔。
????張玉艷說,“老支書”帶她串門入戶,一點一點找到了方向感。
????老黨員唐成琪一家生活有困難,她便召開會議,將唐家享受的低保從三類改為二類,幫他們解決了大問題,他逢人就夸。張玉艷說,自己工作從此有了信心。
????不久前,因為對一條水渠的歸屬有爭議,村民張世紅和張金花鬧得不可開交,差點打起來。張玉艷從沒見過這種陣仗,第一次去時,兩腿直抖。王遠賓卻不這么看:“不管別人發火還是叫苦,她始終帶著笑臉做工作,用一顆熱心把冰疙瘩給暖化了?!?/p>
????在臨夏州,許多新任年輕“村官”都曾為村民的一句感謝、點贊而開心。
????“這些年輕人有著強烈的先鋒意識、服務意識、程序意識、互聯網意識,是鄉村振興的新鮮血液?!迸R夏州委書記郭鶴立說。
????“五一”期間,納溝村開門迎客。在不斷地走村串戶中,張玉艷腦洞大開:她和村文書是互聯網“原住民”,她們要在社交網站上為山村旅游代言,讓這里成為新晉“網紅”。
????5個多月來,她收獲了認可,也犧牲了婚假,雖然還沒有取得耀眼的成績,卻收獲了成長的感悟:旱煙袋和羊皮襖只是浮云,做好“掃地僧”,才能成為“領頭羊”。(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