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一條大河波浪寬,風吹稻花香兩岸。我家就在岸上住,聽慣了艄公的號子,看慣了船上的白帆。這是美麗的祖國,是我生長的地方,在這片遼闊的土地上,到處都有明媚的風光……”每當聽到電影《英雄兒女》中郭蘭英高唱的這首《我的祖國》,我都會被歌詞中所唱的那種自然優美的風光所感染所陶醉。
其實,我的家鄉也曾有過另外一番美麗景象。據老一輩人說,在很久很久以前,祁連山的冰川融水,自石羊河一泄而下,進入民勤盆地,造就了一個水波浩淼的大澤。在很長的一個歷史時期,因為水量豐沛,我的家鄉是水草豐美,景色秀麗。
可是,大自然盈虛消長的法則,再加上人類毫無節制地索取,祁連山雪線上升了,地表水逐年減少了,地下水也在人們的大規模開采中下降了。風沙肆虐,苗木枯萎,土地荒蕪,沙逼人走……羅布泊的陰云,一度在這片綠洲上籠罩。
是黨和政府大力倡導并實施的生態文明建設,讓一方土地重現生機。近年來,在國家支持下,我的家鄉建設了一個國家工程——石羊河流域重點治理。治沙造林力度加大,水資源得到科學配置,經濟結構不斷優化,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發生了根本性轉變。在石羊河上游,祁連山水源涵養林得到有效保護,而石羊河中游,每年都有計劃地向下游放水。石羊河尾閭湖青土湖,在干涸半個多世紀后,重現蘆葦叢生、碧波蕩漾的秀色。正是因為堅持了“五大發展理念”,貫徹了“八個著力”指示精神,風小了,沙少了,一方百姓的日子越來越好了。
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,“必須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,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,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”,說到了我們的心坎上。因為,我家鄉的生態演變,以活生生的事實驗證了一個道理:地,并非種得越多越好,廣種薄收只能浪費有限的資源;水,必須講求使用效率,不加珍惜終會匱乏;人,必須遵守自然規律,愛護我們生存的自然環境,否則就會受到懲罰。只有走節約資源、保護環境和發展經濟相結合的文明發展之路,才是我們正確的選擇。
綠水青山真是金山銀山,有綠水青山的地方,風景好、人氣旺、發展快、收入多。地也靈秀,人也美麗。這是大自然賦于我們的彌足珍貴的財富。讓我們每一個人珍愛這寶貴財富,一滴一點當思來之不易;一枝一葉做到倍加珍惜。在綠水青山面前,把節約當作自覺行動,讓愛護成為社會時尚。堅決摒棄一切有悖于生態文明理念的行為,用我們的共同努力,為美麗中國增光添彩。
“請到天涯海角來,這里四季春常在?!敝灰覀冔`行了生態文明的理念,相信有一天,我們走遍天涯海角,就會像這首歌曲唱的一樣,時時春光爛漫,處處景色美麗。(隴平)